崔大鹏代表:
你在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建议》(第242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年来,市政府妇儿工委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妇儿工委一次、二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省、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两纲”实施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未成年人保护作为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平安达州建设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工作进行部署推动。
一、强化组织领导,织密责任落实网
按照《达州市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调整方案》,调整设立了市政府妇儿工委,在全省仅达州、凉山两个市州设立了市政府妇儿工委,并划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成立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的集中整治行动工作专班,召开专题工作会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下发《“守未成长 利剑护蕾”集中整治行动方案》,明确”六个一”目标任务,细化政法、检察、教育、公安、司法等12个部门责任清单,采取“日调度、周研判、月通报”督导机制有效推进,高效形成“党委领导、政法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联动工作格局。
二、强化严打震慑,依法严惩护权益
坚持有案必查、有罪必究的原则,重拳打击强奸、猥亵儿童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引诱、教唆、胁迫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行为。全市法院始终保持对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严重挑战法律和伦理道德底线等犯罪行为的从严惩处力度。2023年以来审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06件226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78人,重刑率达34.5%;从严把握缓刑适用标准,仅对12人适用缓刑,适用率为5.3%;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71件249人,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210人,占比84.3%;发放家庭教育指导令19次,开展法庭教育111次。
三、强化宣传造势,全民共治凝共识
以“四个一”(一次送法进学校、一次送法进家庭、一次社会宣传、一次全媒体宣传)为抓手,提升宣传教育实效。一是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重点加强反校园欺凌、反暴力、防性侵害、防不法侵害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推送专项活动动态信息、未成年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典型案例等新闻信息320余篇,市司法局联合市妇联、市融媒体中心制作了一期“法治达州”专题节目,吸引4万余人收看。二是利用三下乡、农民工返家、春节慰问、开学第一课等时间节点,通过开展法治赶场活动、上法治课、组织模拟法庭、开展法治直播、开设家长法治课堂等形式,为家长、教师、中小学生、困境儿童等各类群体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积极营造家校共育、师生共学、社会共护的良好局面。全市共计开展线下普法活动4620场(次)、线上普法活动881场(次)、法治副校长知识宣讲706场(次)、家庭法治教育2282场(次)、制作网络宣传作品114个、主流报刊媒体报道84次。
四、强化重点整治,靶向攻坚除隐患
(一)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安交警等部门,采取流动巡逻防控、设置固定护学岗、增设视频监控系统等措施,合力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交通秩序、流动摊贩违规经营等乱象问题。全市共检查学校882所、排查重点场所、关键部位、重要设施2902处、整改校园安全隐患472起,校园周边重点巡防1691次,查处交通违规713起,打击非法营运14起,整治流动商贩4892起,开展涉未食品、文具、服装等行政检查,责令商家整改36起。督导检查校外培训机构、托管机构40余家次,现场反馈整改各类问题50余个,立案查处违规培训案件1件。
(二)严管严控涉未场所。市公安局牵头组织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卫健等部门,对全市的KTV、酒吧、网吧、酒店宾馆等经营性娱乐场所开展常态化巡查整治。共出动警力1101人次,检查各类娱乐场所995家次,发现问题107个,查处87个,责令整改40家,组织经营业主召开培训会2次,摆放展板800余块,主动约谈单位责任人100余人次。
(三)排查整治网络空间。全面清理整治涉未成年人网络不良信息,坚持将网络欺凌、色情低俗、炫富拜金、血腥暴力等网络负面信息作为日常监测的重点,采用技术+人工的方式对全市属地网站、自媒体账号、网络直播平台和各类APP的网络信息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网络巡查监测,精准识别网上违法违规信息。全市共检查本地互联网企业67家、排查本地网络社交平台26个、清理网络不良信息1015条、正面引导网上舆论1061条、移送网上问题线索11条、整治网络乱象问题7个。
(四)核查涉未群体信息。启动性侵害犯罪信息共享筛查机制,检察、教育、公安联合对全市学校在职人员及新入职教育行业人员有无违法犯罪进行比对、筛查,督促医疗机构、旅馆业、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教育机构、村(居)委等行业从业人员严格执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对全市68689名在岗教职员工开展违法犯罪信息筛查,发现交通等一般违法记录1196条,发现犯罪记录问题8人,入职查询938人,清理违规校外培训机构10个,发现未履行强制报告制度线索1条。
(五)师德师风专项教育。将警示教育、师德师风教育等内容纳入教师政治学习必学内容,列入晋职晋级考评内容,筑牢思想底线,引导全市教师崇尚师德。全市开展师德师风教育100余场次。
(六)分层分类兜底救助。市民政局将全市符合条件的3.2万余名困境儿童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特困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将集中养育和散居养育孤儿(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人均月养育标准分别提高至1750元、1350元,并扩面至年满18周岁继续就学学生,确保了3000余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其成年后继续就学所需基本生活和学业需求。同时,前移预防关口,为5000名6—14岁农村留守女童探索发放手环,依托未保智慧云平台,采用“电子监护人”方式24小时实时定位监护,共接收处理求救信息1.2万余条,及时精准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有效预防未成年人遭受侵害,其做法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罗强副主任充分肯定。市妇联招募7000余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2万名留守困境儿童,截止2024年底,全市“春蕾计划”累计募集资金1217万元,资助困难女童11572人。团市委优化升级全市104个“童伴之家”,在每个“童伴之家”精心选聘1名“童伴妈妈”,建立并动态管理留守儿童档案,常态化开展留守儿童关爱陪伴保护工作。
五、强化督导考评,压实责任护花蕾
将防范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市委目标绩效考评和平安达州建设重要内容。会同纪委监委、目标绩效等部门加强工作检查督办力度,适时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发挥挂牌督办“钢鞭”作用,严格压实各地各部门工作主体责任,坚决压降“侵害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两项指标,不断推动平安达州建设再上新台阶。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未保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妇女联合会
2025年7月24日